用户名     密码           
  
北京诗词学会举办诗词讲座张桂兴主讲 [其它]
周子健2018/11/3 13:27:48 690次阅读
创作背景 诗词讲座
关 键 字 诗词讲座

2018年10月31日,北京诗词学会在林萃路干休所举办诗词讲座。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北京诗苑》主编张桂兴主讲,题目是:“拗救浅误”,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秘书长梁蓬英主持,来自林萃路等

干休所的军休干部60余人参加听课。张桂兴讲课

他说,近体诗词是讲究格律和押韵的,是可以配音演唱吟诵的。读起来由于平仄交替,高低变化,极具音韵美。如果平仄违律,谈起来拗口,则成为拗句,就需要补救,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拗救”。

一、什么是“拗救”?为什么要“拗救”?

“拗”字,在中国汉语里有三个读音,一是去声,指不顺、拗口;二是,上声,指弄弯、折断;三是读,指固执,不训服,如说这个人脾气拗,我们拗不过他。拗即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在诗词格律中,平仄违律的字,称为拗字,含拗字的句子称作拗句,在一首律诗中有拗句的称作拗律。由于拗字的出现,读起来就不那么顺畅优美,就须拗救。

我们在学习写诗的过程中,老师都讲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有条件的,不然就会出现孤平或三平尾、三仄尾。比如平平平仄仄,如第三字不论,就可能出现三仄尾;反过来,仄仄仄平平,第三字不论就可能三平尾;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不论,就会现孤平。由此推七言亦是如此。所以,一三五不论,要看诗句的情况而定。

诗句中出现了平仄拗字后,我们可改变互换平仄的位置,达到补救的目的。

二、拗救有以下几种:

1、本句自救。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字,否则就犯了孤平,也是全句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成了拗句。这时就要自救,即把五言中的第三字,七言中的第五字改成平声,这叫“孤平拗救”。

     例句:故园芜欲平,故字本应平,用了仄声,芜字当仄改为平声,自救了。又如:往来成古今;月光明素盘;恐惊天上人,等等。七言如:笑问客从何处来,客字当平而仄(拗),何字当仄而平(救)。又如:抱病起登江上台;山雨欲来风满楼;双鬓向人无再青;溪柳自摇沙水清。

五言中平平平仄仄,第三字拗,用第四字救,变成平平仄平

仄;七言诗中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拗,第六字救,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无为在岐路,在字当平而用了仄(拗),岐字当仄改用平(救)。

如:正是江南好风景,五拗,六救。

记取江湖泊船处。五拗,六救。

竹叶于人既无分。五拗,六救。

惶恐滩头说惶恐。五拗,六救。

在古今诗词中,这种句式都很常见,尤其尾联中使用更多。

2、对句救。五言诗中仄仄平平仄句式的第三、四字,如果违犯平仄,出现了拗句,可以在对句中第三字救。即:仄仄平平仄,变成了仄仄仄平仄,或仄仄平仄仄,可以在对句中用平平平仄平来救。

例:寂寂竟可待,对句朝朝空自归。竟拗、空救。

野火烧不尽,对句春风吹又生。不拗、吹救。

鸿雁几时到,对句江湖秋水多。几拗、秋救。

七言亦是如此,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的第五、六字如果违犯了平仄,可以在对句中第五字救。

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当平用了仄,对句烟当仄用平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晚拗,用舟来救。

3、两种拗救结合,或者叫一平双救。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句不字拗,对句用何字救;本句的客字拗,用何字救。

又如: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竹拗,沙救。

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一: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哺拗,得拗,用留字平声救。这种拗救既是下句救前拗,也是本句自救,所以也称一平双救。

4、孤平救。 孤平是指在一句中平声字都被仄声字分割开来,只有一个平声字,被孤立起来称作孤平。

如五言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第一、第三字都用了仄声,成了仄平仄仄平。

例:杜甫: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第一句除韵脚清字外,整句只一个深(平)字,被仄声隔离,即成为孤平。

七言的仄起平收式,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若第三,第五字都用了仄声,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

 例:白居易: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 尚字本应平,但用仄,犯了孤平。

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生字了”。

孤平拗救一般是本句自救。

例:贾岛:三曰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晓字应平声,而用了仄声,造成孤平,用犹(平)声救。

特定句式。五言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派生出一个变格体,即把第三、四字平仄互换,成为平平仄平仄

例: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起句应是平平平仄仄,而变格成平平仄平仄。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第三句)

七言仄起仄收式,正格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六字平仄互换,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关于变体。

?以入代平

例: 杜甫   江流石不转, 石入声代平声。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只字以入代平。

对仗半工对

例: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中颌联半工队,遥怜、未解相对,小儿女于忆长安不对,而颈联完全工对。这是诗词演变过程中的现象,到晚唐绝大部分都比较工稳。

我们写诗还是要熟练掌握正格、正体,尽量少用变体。


注释:
□阅读该作品的其他会员
□阅读该作品还阅读了
□体裁相同的作品
关于我们 | 用户手册 | 客户服务 | 商务洽谈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2016 书妙翰缘科技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