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维诗中的哲学意蕴——读王维的几首诗 [诗话]
周耀华2017/5/27 16:59:55 973次阅读 5次评论
创作背景 读诗札记
关 键 字 王维、诗话、哲理

王维诗中的哲学意蕴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大都以田园山水为题,以此,他也就成为著名的田园诗人。

王维的许多诗篇除去宣扬隐居生活外,还有许多禅理和哲学。他也充分利用这种哲学分析和对比,来表现自然美和生活美。

一、得意和失意:

王维的一首诗叫《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朋友的“不得意”而归隐山林,看似失意,但是,失意而不失随意,要适应新的生活,新生活也有使人高兴的地方,就是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归卧山陲,看着白云飘飘,无有尽时。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自在。王维这首送别诗,是王维用他的生活阅历来写的,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但是对于遭遇挫折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句宽心的话,是每个人遇到困难时,都应当有的态度。祸福相因,得失相伴,什么事都要辩证地看。

二、缓慢和欢快: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前六句是描写傍晚时分,主人公拄着拐杖站在自家的门前,听着暮蝉的叫声,观看着山间的景色变化,看着山色慢慢变暗,小溪的流水潺潺流动,渡口被落日的余辉照得一片金黄,村子里冒出炊烟,所有这一切,都是十分悠闲和缓慢的节奏,看得出主人公的心境平和而宁静。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又十分欢快起来,他们与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在五柳宅前如接舆一样发疯般高声歌唱起来。这前缓后急,一缓一急,对比强烈,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三、禅意与生意:

王维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全诗有动有静,动静分明。空山雨后,秋日天晚,松间明月,把林间寂静描写得透彻明白。但是在寂静当中,又有动作:泉流、竹喧、莲动、浣女的行走、渔舟的前行,这一切动作都是和前面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照。“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这句充满禅意的结句,是王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这禅意又是建立在生活的意义上的,前面六句的描写,是生活的写照,没有这些生意盎然的生活,隐居还有什么意义呢?

四、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

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说的是在困难之时要看到光明,要增强信心,不利也会变成有利。王维在《终南别业》诗中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就和陆游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走到水流尽头时,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从容镇定,坐下来看看天上的云卷云舒,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就是王维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人生哲学。这篇《终南别业》说的就是他在终南山边建的别墅,这首诗的八句话,就是他的生活写照。

五、无生与有生:

王维的《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诗人自己坐在堂中,室外在下雨,山雨打落山果和草虫鸣叫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想到自己双鬓白发,年老多病,不胜悲哀。但是,王维毕竟是王维,他没有屈服于年老,屈服于疾病,他想到了一个妥贴的办法,就是“唯有学无生”。这个“无生”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境界,就是要认识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状态,认识到“白发终难改”,吃仙丹(黄金丸)也无济于事。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求得长生。用“无生”去求得“长生”,这就是辩证法,就是人生哲学。

六、寂静与喧闹:

王维的《竹里馆》云: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描写了深山幽静的竹林里,诗人弹琴高唱,一静一动(这里的“动”也可理解为“闹”)

显得非常鲜明。作者的此番作为,他说没有人知道,只有高高的明月挂在天上。使这种静与闹就显得更加明显。

王维的另一首诗《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同样是现了在同一时空下寂静与喧闹的矛盾统一深山少人,林深草密,看不见人而能听到人说话。这种奇怪的现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王维在《鸟鸣涧》这首诗中,同样表现了寂静中有响动、响动中又趋于寂静的过程。诗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读王维的诗,其中许多诗篇都有对立统一的佳句和意蕴,这不但表现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意识和他的人生观。


注释:
□阅读该作品的其他会员
□阅读该作品还阅读了
□体裁相同的作品
关于我们 | 用户手册 | 客户服务 | 商务洽谈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2016 书妙翰缘科技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