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北京诗词学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
2025/3/22 23:02:41

北京诗词学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

褚宝增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召开北京诗词学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总结学会一年来的工作,并就明年学会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2024年是三年抗疫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之后的崭新一年;是学会诗词事业进一步开创新局面的一年;是充分利用线下、线上两种资源为诗词发展服务的一年。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会及各诗词组织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和诗词爱好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建引领下,认真开展各项诗词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北京诗词文化特色,在创作精品与普及诗词上,创出了成绩,见到了成效。发挥了社会团体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北京诗词创作服务于北京高质量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将诗词文化服务于首都高质量文化发展

一年来,学会支部以学会文化建设工作为抓手,坚持服务于首都高质量文化发展。既坚持重视诗词的创新创作,又坚持做好诗词文化的普及推广。在创作方面,坚持突出特色,立足北京。用诗词讴歌新时代,歌颂英雄,宣传伟大成就,弘扬正能量。并在学会会刊《北京诗苑》和学会公众号上定期推出这些作品,并及时发放到各有关诗词组织和诗词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手中。在诗词文化的普及推广方面,紧密围绕服务于北京高质量文化发展工作,坚持中华传统优秀诗词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努力让市民在学习诗词文化的同时,从诗词文化中分享到和感受到新时代的力量并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

二、打造精品,挖掘与培养诗词人才

一年来,北京诗词学会、各区诗词组织,以及各诗社在夯实诗词创作基础和打造诗词精品上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以打造诗词曲精品为导向,认真挖掘和培养诗词创作人才,不断积累创作人才和扩大创作队伍。学会基于多年来在诗词曲创作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在以往行之有效的教学授课基础上,尝试进行了诗词创作导师带徒创新实践,先后邀请京派诗词大家为导师,以不求多,但求精的思路,进行一对一的带徒指导。从目前进行的两批次导师带徒创新实践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学员的广泛认可,并为学会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积累了经验,同时也解决了学会的部分活动经费。在此我想多说几句,这两期的导师在30岁至80岁之间,不以地位论,只以实力论,分别是李增山会长、叶平安秘书长、刘军先生、金锐主任、李俊儒博士及本人,第三期还准备恭请洪珉教授、赵清甫会长补充到导师阵容,所有导师不领取1分酬劳,全部留给学会,堪称高义!由此我再次强调:考核我们的领导和理事就只有“三出原则”,既出力、出钱、出诗,三者具其一便可。出力可以开展学会工作,出钱可以助力学会运行,出诗可以彰显学会声望,若一无是处,下届无论什么关系都不可能进入理事会。

在各区诗词组织和各诗社方面,能够结合各诗词组织的基本特点,也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帮带创作实践活动。如北极光诗社,在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展现出发展的良好局面,能够结合诗社老中青少成员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会诗词大家的作用,积极探索诗词活动的形式,既重视诗词的普及教育,也重视诗词创作的提高。象北极光诗社这样的成功例子还有许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夯实基础,为孵化催生精品服务

一年来我的诗词创作系列讲座,马旭升常务副会长主编的学会公众号、诗词微课堂已经实现常态化运作,公众号已超过500期,微课堂已接近1000期。在此基础上,学会为了能够让广大会员及广大诗词爱好者创作出的更多更好的读者喜欢的诗词优秀作品和精品,并及时得到传播。一年来,在学会会刊《北京诗苑》和学会公众号《北京诗词学会微刊》上为此增加了栏目,并发行了精品增刊。都分别刊载了广大会员的精品和接近精品。为广大会员及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现、交流精品的平台。同时通过学会这两个诗词展现与交流平台,也起到了互相借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的作用,为更多更精的作品的不断涌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无论是《北京诗苑》的编辑出版,还是学会微刊的编辑推出,都一直秉持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编委会的带领下,通过努力做到了期期严把关,刊刊严审核,持续保持零差错记录。在各区诗词组织,以及各诗社方面。2024年在打造精品为目标的拉动下,都很好地利用线上、线下两种平台资源优势,不断夯实诗词创作的基础和不断打造孵化精品的氛围。如房山诗词楹联学会加强基础工作落实与诗词楹联专业知识学习并重,不断提高诗词创作队伍质素,充分利用和依托北京诗词学会公众号,以及《燕都》《北京诗苑》《红叶》《中华女子诗苑》等多家刊物,来充分展现会员的创作作品,极大的鼓舞了会员的创作热情。一年来,各诗词组织除利用学会《北京诗苑》和学会公众号外,也有了各自的纸质刊物;而以微信公众号或美篇形式为载体进行诗词发表交流,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诗词组织。

四、创建城市文化IP,服务首都高质量文化发展

一年来,诗词活动在服务于首都高质量文化发展上,为创建城市文化IP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丰台区率先创建城市文化IP,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各诗词组织也均在不同程度上,将诗词文化持续的在社区、学校及其他单位进行推广普及。如:晓月诗社自觉服务于丰台区的文化建设当中;建设诗社将诗词作品在住建部机关宣传橱窗进行展览展示;恩翠诗词学会以《恩翠诗苑微刊》等形式将诗词文化在恩翠军休所内进行传播推广;风雅诗社将诗词讲座开办到街道所属各社区中;三爱诗社借助街道文联将诗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普及;西城区军休诗词楹联协会在西城区军休报纸《军休天地》上专门开辟专版——诗词荟萃,传播诗词;燕京诗社以《燕京诗刊》为阵地,宣传诗词文化;御苑诗社以《御苑诗草》为阵地,开展诗词文化传播;而云水诗社更是将诗词文化生活带进了社区、乡村,为乡村建设增添了文化氛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无不体现了学会及各诗词组织在诗词向基层普及与将诗词文化根植于基层上所作出的努力。其实,学会下设的13个委员会工作也很优秀,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影响广泛,京味散曲研究会成为全国的散曲标杆,网络与大数据委员会默默地不舍昼夜的工作,都值得点赞。

五、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年来,在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以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并尽快解决。

一是学会依然存在运作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会员年龄结构依然不尽如人意,创作队伍成员年龄偏大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吸收和培养中青年诗词爱好者加入创造队伍依然是学会和各诗词组织一项紧迫的任务;三是夯实诗词创造基础人才和打造一支精品创作人才队伍要两手一起抓的力度不够;四是进一步加强开展诗词创作活动为首都高质量文化发展服务的活动不够丰富。

做为诗词学会的会长,我还是想把我对学会发展的想法和希望以诗的形式呈现给诸位代表。

感佩诸君心气足,诗坛实乃一江湖。

谀评泛滥少得意,精品稀缺多反刍。

当以才识生厚重,休贪奇巧致轻浮。

幸哉摈弃僵尸跳,举帜迎风道不孤。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后,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学会为广大会员及诗词爱好者,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学会将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华诗词十四五规划要求,与广大会员及诗词爱好者一道,在各诗词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将北京诗词文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关于我们 | 用户手册 | 客户服务 | 商务洽谈
Shic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2016 书妙翰缘科技
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服务QQ:1371234137 965663877 2317365119 诗词云平台QQ群:126405582
Alexa排名查询 酷帝网站目录
法律顾问:北京尚勤律师事务所